【异域风情】哥伦比亚:咖啡香里跳萨尔萨 探寻南美"黄金国"的独特风俗
(本报记者 李南美 波哥大电)在安第斯山脉与加勒比海环抱的哥伦比亚,这座被誉为"南美黄金国"的国度正以其斑斓的风俗文化吸引着世界目光。记者近日实地探访发现,从高原集市到热带海岸,哥伦比亚人将西班牙殖民传统、印第安原住民智慧与非裔文化完美融合,织就一幅活色生香的人文图景。
咖啡仪式里的待客之道
在昆迪纳马卡省的咖啡庄园,农场主佩德罗向记者展示传承百年的"咖啡接待礼"。每天上午十点,主妇们会用传统陶土壶"greca"现煮咖啡,配以新鲜出炉的奶酪面包"almojábana"。"分享咖啡是建立信任的开始",佩德罗说。这种被称为"tinto"的小杯黑咖啡,全年消耗量达8亿杯,连街头报亭都设有即时咖啡服务。
舞动的民族记忆
周末的卡塔赫纳老城广场上,鼓点与裙摆共舞。当地文化学者介绍,起源于非洲的"昆比亚"舞要求舞者头顶饮料瓶保持平衡,而加勒比沿岸的"巴耶纳托"音乐已被列入非遗。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卡利市,政府规定所有中小学每周必修两小时萨尔萨舞课,这项诞生于贫民区的艺术成了国家名片。
魔幻现实主义的日常
在麦德林著名的"光之广场",记者偶遇穿着蓬蓬裙参加成人礼的少女。导游玛尔塔解释,当地女孩15岁生日要举办堪比婚礼的"奎incea?era"庆典,仅礼服平均花费就达3000美元。更奇特的是每周五晚的"驴子之夜",安蒂奥基亚省的农民会为自己的驴举办化妆派对,最佳造型者可赢得一年份的玉米饲料。
(发稿前最新消息:哥伦比亚文化部宣布将传统斗篷"ruana"申报世界文化遗产。这种带有民族图腾的羊毛织物既可御寒又充当育婴袋,成为安第斯山民的身份象征。)